藍瓷琥珀瓷有差別嗎?為什麼妳不該去上海做陶瓷貼片

最近常看到推薦去上海做陶瓷貼片的廣告,強調低價,快速,有保固.影片裡介紹了不同的貼片廠牌,都是大陸方面的用語,一時之間看不懂,我做了一些研究,了解這些俗稱實際上對應的廠牌.今天這篇文章就來介紹這些品牌,並且了解其中的話術與我不推薦接受這些療程的原因.

廠牌介紹

1. 藍瓷:藍瓷就是最普遍的e.max,因為結晶前的瓷塊偏藍紫色,可能因為這樣被稱為藍瓷,她算是貼片廠牌的金標準,已經有超過二十年的臨床實證研究.市占率也最高,也是牙醫師之間最容易接受的品牌,二矽酸鋰的同義詞.

2. 琥珀瓷:Suprinity為德國公司生產,主要是在二矽酸鋰中加入二氧化鋯強化,強度可能比e.max強一點,因為結晶前呈現琥珀色,所以被稱為琥珀瓷.

3. 靈犀瓷:Celtra Duo也是德國大廠生產,跟琥珀瓷一樣,在二矽酸鋰中加入二氧化鋯強化,可以較快速生產,因為可以不須結晶就做後製,但是結晶後強度較高.

網紅的廣告依照廠牌不同做了三個價格區間,這種三欄式定價法,讓消費者傾向選擇中間價位的商品,是一種訂價的策略或是話術.其實三種品牌的成本跟物理性質差異可以忽略,最後的成色與透度決定在技師的後製功力,簡單來說,做完效果好不好與廠牌無關,技師的後製跟型態修整才是關鍵.以下列出表格比較,但消費者其實是不需知道這些細節的.

旅遊式貼片療程的問題

1. 不專業的術前評估: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貼片,評估時也需要拍攝x光,咬合或是排列都會影響貼片的使用年限.但是當台灣的仲介人遇到一位潛在貼片患者,她並沒有專業評估的能力,並且為了生意可以談成,可能不管甚麼狀況都給予正向意見,當你人到了外地,已經坐在診療椅上,即使牙齒狀況再不適合,醫師也會硬著頭皮做下去,至於後續可能的問題,只能患者自己承擔.台灣的陶瓷貼片診所,為了聲譽跟口碑,一般並不會勉強接不適合貼片的患者,或是會建議矯正後調好咬合再做.

2. 基礎療程草率或省略:有時在做全瓷冠和貼片之前,會需要做基礎療程.比如:曾經抽過神經的牙齒,根尖有發炎需要重新治療(臨床上遇到的機率超過五成),或是有牙周病需要先控制.這些需要觀察的療程,都不是短短一周就可以解決或是確認沒有問題的.當妳剛好牙齒狀況沒那麼好時,就會面臨直接跳過基礎療程做貼片的風險,也許為了省下幾萬製作費,但後續可能需要付出更高代價重作.

3. 術後保養問題:我的美學重建病人,完成後都還是會建議半年回來洗牙保養,因為一般診所對於已經有陶瓷貼片的病人,可能會發生拒絕洗牙或是洗牙時直接跳過貼片的狀況,因為不可能去預測,會不會剛好洗了貼片掉下來,或是貼片有損傷被質疑的情形.定期保養除了洗牙之外,還可以確認清潔的好壞,跟咬合是否產生變化,如果有蛀牙也可以適時填補.如果是在外地做,那就會有變成貼片孤兒的可能.我常跟病人說,貼片完成後才是旅程的開始,美好的事物是需要花費心思去維持的,絕沒有一勞永逸的療程.

4. 醫療品質問題:在台灣妳可以選擇醫師,跟醫師諮詢,了解醫師的審美跟評價再做選擇.去上海做貼片,妳的窗口變成了仲介人小蜜蜂,她並不是施作的人,即使她說的再美好,也都與你完成的貼片品質無關,因為決定貼片成敗的是醫師與技師,但他們是妳無法在行前就可以評估確定的.

結語

陶瓷貼片看似簡單,卻是個處處都需注意細節的療程,而且一旦決定做了,就是一輩子的照護,需要更謹慎看待.為了貪小便宜省下幾萬元,而把自己暴露在以上的風險之中,妳覺得值得嗎?

藍瓷琥珀瓷有差別嗎?為什麼妳不該去上海做陶瓷貼片